在我省“1+3+N”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中,绵阳、宜宾—泸州组团、南充—达州组团被定位为雁阵中的“三翼”,承担着加快建设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和区域创新人才集聚地,共同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重要承载区的使命。
建强“三翼”,支撑人才发展雁阵蓄势腾飞,绵阳、宜宾、泸州、南充和达州正做何布局?目前人才集聚实效如何?未来又将做何打算?记者近日深入以上地区展开调查。
(资料图)
看当下:
打出组合拳 与国内一线城市“抢”人才
5月11日,一个好消息,让正在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开展“人才工作上门服务”的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副局长刘义倍感振奋。
当日,当地重点支持打造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作出决定,要加快国内下一代固态电池产业项目的孵化进度,力争今年成立公司完成融资,明年实现量产,并吸引200余名行业顶尖人才到宜宾创业就业。
为推动区域创新人才加快聚集,2020年宜宾创新工作方法,引入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,联合打造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,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。经过两年多的发展,工作站已聚集10名高水平专家、170余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人才,并成为当地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人才聚集平台。
并非一线城市、地处川南的宜宾,为何会迎来创新人才聚集热潮?
刘义告诉记者,近年来,宜宾着力构建全链条全方位人才支持政策体系,创新引人育人用人工作机制,不仅坚持每年设立3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6亿元院校扶持资金,还组建了1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,综合运用“财政+市场”“资金+基金”等方式,推动人才“引育留用”工作的整体提档升级。仅2022年,宜宾新招引急需紧缺硕博士同比增长达40%,人才招引实现量质齐升。
打出人才“引育留用”组合拳,与国内一线城市“抢”人才,宜宾的故事不是个案。记者在绵阳、泸州、南充、达州等地调研时发现,结合地方产业特色,创新工作方式,推动创新人才加快聚集的案例还有不少。
绵阳按照“引才门槛低于同类地区、政策待遇高于同类地区”原则,坚持编制可用尽用、人才应引尽引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人才工作提档升级。仅2022年,当地便引进各类人才20057名,其中硕士4578名、博士340名。
泸州实施“酒城人才聚集行动”,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市场化进程,迭代升级人才聚集政策,引来创新人才聚集潮流,仅2022年引进各类人才5.5万人,同比增长132%。
南充深入实施“嘉陵江英才工程”“果州优才计划”,做优做实人才引育用留“四篇文章”,新建成25个国省级人才发展平台。该市计划,到2025年要实现引进新集聚主导产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1万名以上。
达州创新设立博学资金、全面布局引才站点、建立季度引才机制、设立人才专属节日,持续推动当地成为人才创新创业沃土。仅2022年,全市引进博士人才46名,超过近5年总和,并吸引1.2万名青年人才前来就业创业。
问未来:
政府市场齐发力 提升引才能级厚植人才沃土
“工期要赶快,今年一定要提升咱们的人才吸引能力。”5月11日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(泸州)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喜平刚出差归来,便急忙赶到办公室,催促研究院改造升级进度。
于2022年挂牌成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(泸州)先进技术研究院,是由当地知名企业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运营的科研机构,其主要功能是围绕成渝地区生物工程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开展技术研发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工作。
截至目前,研究院已征集310余名科技人才的科研成果,招收引进泸州产业发展急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124名,并与清华大学等50余所大学、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。
“省委明确,宜宾和泸州作为我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‘三翼’中的重要一‘翼’,要携手共建区域创新人才集聚地,作为川南地区重要的科研平台,我们要积极作为,助力宜宾和泸州提升人才吸引力和服务能级。”刘喜平介绍,为了更好地服务四川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构建,今年,该院启动办公区域提档升级工程,计划将办公区面积从800平方米扩大到1700平方米,以便为更多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办公空间。
同样忙着助力做强“三翼”、为四川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构建贡献力量的企业,还有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。
“作为四川人才发展雁阵格局‘三翼’中的第一‘翼’,绵阳使命光荣,责任重大,我们是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,更应该在做强‘三翼’中积极作为。”该公司负责人表示,今年公司将加快建设300套“拎包入住”式人才公寓,组建首期规模达3亿元的人才股权投资基金,并组建重点人才服务专班,全力以赴支持绵阳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建设。
各地人才工作部门,也为人才事业忙碌。为加快建设国防科工人才高地,绵阳正围绕国防科工重点领域,优化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,构建集聚国防科工人才的平台体系,完善高层次人才评价激励机制,加快壮大国防科工战略人才力量。
为加快汇聚产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,宜宾和泸州正紧密制定合作方案,重点围绕白酒、动力电池、晶硅光伏、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数字经济、现代医药等产业,加快建设大学城科创城、西部工匠城,建强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,加快汇聚产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。
为加快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和影响力,南充和达州正重点围绕汽车汽配、能源化工、食品饮料、新材料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,制定产业人才支持政策,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和人才飞地建设,建强产业人才发展联盟……
加快建设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和区域创新人才集聚地,共同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重要承载区,四川人才发展雁阵格局的“三翼”正蓄力冲刺,加快成势。(四川日报)